魅力四川

《彝人千年·盛世彝歌》:一台戏如何激活一座古城

2024-06-21 09:46:00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彝人千年·盛世彝歌》演出剧照。演出方供图

海来金沙在剧中扮演彝族新娘。演出方供图

  夜幕低垂,彝家的火塘映照出古老的红色,在位于宜宾屏山书楼镇金沙江畔的马湖府古城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彝族史诗拉开帷幕——

  《彝人千年·盛世彝歌》,这部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屏山县宇客旅游开发公司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共同打造的沉浸式环境实景剧,以马湖府古城丹桂湾为舞台背景,融合了彝族史诗和最新光电技术,自今年5月正式首演以来,在不断地打磨与沉淀中收获了越来越多观众和游客的赞誉。

  这场沉浸式的演出,恰似无形的针与线,将杂糅于这座古城内的不同元素,缝合成为属于马湖府古城自身的独特叙事。

  整体搬迁、原样重建

  一座“飞来”的古城

  2006年,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屏山老县城和周边5个乡镇都将成为淹没区。为了让沿岸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会就此沉眠水底,四川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面文物迁移保护项目:将42栋修建于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珍贵古建筑,进行整体搬迁并原样重建。

  这便造就了当下的马湖府古城:祠庙、民居、石刻、桥梁、城门、牌坊、古井……42栋珍贵古建,告别了曾经金沙江畔的号子与潮声,带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与记忆,在这里重新排列、组合,以一座完整古城的形态,迎接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和属于自身的未来。

  所以,这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体——如果说一座座浸润时光的建筑,共同组成了这座“崭新”古城的“形体”,那么这样一部沉浸式演绎的实景剧,便是为这座崭新的古城重塑了属于自身的“神魂”。

  置身于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中,演绎着彝族历经千年的民族史诗,外在的场域与内在的精神在碰撞下合二为一——

  台前,以《彝人千年·盛世彝歌》沉浸式环境实景剧为引,“崭新”的马湖府古城,将西南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川滇交界独特迷人的历史底蕴转化为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叙事。

  戏外,借演出之机催化,文博、艺术、书店、美食、非遗、民宿等文旅业态得以有效激活,浸润了江水文化、航运文化、土司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的马湖府古城——一个文旅融合的新地标加速成形。

  人屏互动、沉浸演绎

  一台剧诉说“彝人千年”

  屏山县,地处四川省南缘、金沙江畔,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汇聚交融之地。

  起源、迁徙、定居、发展……在屏山西部这片土地上,彝族文化源远流长。

  如何在60分钟内让观众体验到这千年史诗的传奇与厚重?

  “这需要一个线索串联始终。”在剧目总导演漆宇看来,在累年经世的孕育与发展、交往与斗争中,彝族的先民将一个又一个富含史诗意蕴的符号,保留传递下来,演变成了凝聚民族文化的精神图腾——象征着先祖与勇气的“神鹰”,传承着深厚文化寓意的“三原色”。“红色,象征彝人的勇敢与热情;黑色,代表尊贵与庄重;黄色,则寓意美丽与光明。”漆宇介绍,主创团队在这些散落的文化符号背后找寻“共性”,最终将彝族独有的“毕摩”文化作为主轴,串联起整场演出的精神内核。

  纵观《彝人千年·盛世彝歌》的四个篇章,从远古的迷雾中一步步走来,时间是推进剧情发展的线索。“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剧情的排布,每个篇章的内容却又不是按照时间线进行的简单堆叠。”漆宇表示。

  序章的创世神话,首章的英雄诗篇,次章的彝汉情缘,终章的盛世华章——让这部民族史诗意味深厚的实景剧,并非一直踞守在神秘奇幻的“神坛”之上。

  在剧中扮演彝族新娘的海来金沙是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姑娘。她告诉记者,终章关于火塘的内容,让她倍感亲切——“小小的火塘边,弟弟在一旁玩闹,阿嬷在翻动着火堆里的洋芋……”在她看来,火塘的意象让每一个彝乡儿女都从剧情的宏大叙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现实生活的落脚点。

  而对于整个实景剧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完成了两次巧妙的呼应——开端与结束,史诗与现实,正如结尾处演员们高唱的《火塘》那样,“火塘指引着,无声无息……火塘指引着,生生不息……”这场始于远古神圣火塘间的传奇演绎,最终又在如今彝族同胞家宅内温暖的火塘旁结束。

  对于观众而言,厚重的剧情只是一方面,真正让他们感到身临其境的,是《彝人千年·盛世彝歌》在舞美搭建、声光效果等方面应用产生的“化学反应”。

  作为一台沉浸式环境实景剧,《彝人千年·盛世彝歌》在舞台设计上别具匠心。270度的环绕投影配合演员的精湛表演,形成了“艺术+科技”沉浸式互动的观演模式。处在中心观众席观看的70余位观众,和演员的最近距离甚至只有几厘米。

  在这样一种“融入”的观影体验中,通过道具、服装,以及现场舞台的构建,这些富含彝族韵味的特殊符号伴随着演员的舞步进入他们的视野时,来自远古的迷雾仿佛也在此时奔涌而来——转眼间,他们已然置身于一个仿佛充满神秘与传奇的彝族世界。

  此外,大量的“人屏互动”,是整台实景剧的另一大亮点。“实景中,退出舞台的演员,又在瞬间进入环绕观众的大屏当中。”漆宇表示,一方面屏幕中的图像扩展了现有舞台的观看空间;另一方面,声音、光影、电效的交互,打破现实与虚拟的屏障。

  “这种沉浸式的观演模式,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漆宇补充道,在剧目创作过程中,团队对彝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将传统的彝族歌舞、服饰、建筑等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呈现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画卷。“不仅是一次感官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彝族文化、风俗信仰、历史变迁与民族特性的旅程。”

  叙事重构、文旅融合

  一台戏“点燃”一座古城

  其实,对于全国各大景区而言,用一场表演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将景区的业态“融起来”——早已不是鲜见的做法。

  但对于马湖府古城而言,这台戏却有着别样的意义。用马湖府古城的运营方、屏山县宇客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浩全的话讲,“我们在用一台戏,完成对马湖府古城整体叙事的重构。”

  不同于其他古城,马湖府古城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建于明代的禹帝宫,完成于清道光年间的员外府,以及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神宗年间的万寿观……42座搬迁而来的各式古建筑,每一栋都有着惊艳当世的资本。

  但正因如此,当这些建于不同历史时期,来源于金沙江下游不同区域的古建筑,“攒”成一座崭新的古城时,什么才是独立于每座建筑之外,属于这座城独有的整体叙事,变成了王浩全与同事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江水文化、航运文化、土司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哪一样可以作为线索将整座古城统御起来?”王浩全告诉记者,此时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马湖府”这个存留于历史典籍中的名字。

  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39年蜀汉后主刘禅在屏山地区设置马湖县,历史沿革中又先后改设马湖州、马湖路、马湖府等,直到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裁马湖府保留屏山县,这个名称才退出历史舞台。而在这样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中,以马湖府为中心,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一直是时代的主流。

  “这便诞生了我们的第一部剧——《千年之约·马湖重见》。”王浩全介绍,在《彝人千年·盛世彝歌》推出之前,2023年“十一”假期马湖府古城正式开园之际,《千年之约·马湖重见》的实景演出也同时与公众见面。

  演出以马湖府古城中凌家后裔——凌家兄妹重回马湖府为线索展开。

  在实景的演绎中,通过剧情设计将42栋古建中与凌氏一族有关的凌家老房子、凌家祠堂、凌家大院、凌家作坊、凌家货栈等与新安平夷长官司衙门、员外府等建筑串联起来,带领游客一起重返辉煌、盛大的马湖府。当演员穿越历史的迷雾,与现代游客一同历经千难万险、千回百转的故事——一个属于马湖府古城本身,一个包含了彝汉民族交融的独特故事便跃然呈现。

  今年5月,当《彝人千年·盛世彝歌》沉浸式环境实景剧与观众见面时,一切都衔接得如此熨帖——在承接前作主题的基础上,《彝人千年·盛世彝歌》在内容上更加凸显马湖府古城的民族特色,为这座古城打上了更为突出的民族标签。

  此外,在制作方式上,来自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的老师与同学们,通过“驻演+培训”的方式,在一个多月的驻演时间内,一方面不断打磨剧情的表演形式,另一方面对当地演员进行培训,走出了当下很多景区打造剧目后难以延续的困境。

  《彝人千年·盛世彝歌》制作助理、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带队老师付一然对此感触良多。她告诉记者,在《彝人千年·盛世彝歌》的创排过程中,川艺舞蹈系的学子们从始至终深度参与,在马湖府古城实景场地排练中,他们逐渐适应了更为复杂的舞台环境,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技艺。“每一次的转变与适应,都让他们离完美的舞台表现更近一步,也让他们的舞蹈之路越走越宽广。”付一然表示,同学们在排练中反复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表达出彝族人民的热情与坚韧。而在演出外,他们还将这些体会传授给了当地的演员。“希望把这样一个优秀的剧目延续下去。”

  目前,随着《彝人千年·盛世彝歌》的持续上演,它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古城内的文博、艺术、书店、美食、非遗、民宿等文旅业态得以有效激活。各地游客在欣赏完剧目后,又在古城中穿上彝族服饰、品尝彝族美食,体验民族文化的别样风情。多元化的文旅业态,让这座金沙江下游“飞来”的古城,逐步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随着当地将马湖府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文旅开发作为重点项目,不断推进屏山文化旅游发展,马湖府古城正在成为屏山县乃至整个川滇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记者 王晋朝)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