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大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达建: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21-03-31 14:43:00 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专访大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达建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头号工程”,城市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18年,大竹县首次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第一次闯入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决赛圈”。在2018-2020年创建周期中,大竹县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聚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宣传教育,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福利,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大竹县再次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日,记者专访了大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达建。他表示,在新一轮创建中,大竹县将满怀信心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希望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城市治理

  强健城市“筋骨”

  记者: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大竹县在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刘达建: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气”。一座城市要“涵养灵气”,必先“强筋健骨”。我们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新环境,重点完善畅通道路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功能体系、打造环境治理体系和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我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特色为基调、以时尚为引领、以宜居为重点、以产业为支撑,打造新的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全力推进雨污分流、护城河改造、棚户区拆迁、停车场修建、城市亮化美化等工程,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改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现在车辆乱停、乱丢乱扔、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的现象越来越少。

  记者: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大竹县改善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如何长久有效地保持这样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呢?

  刘达建:对大竹县而言,创建并不仅仅是为了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而是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的常态化创建,让文明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让整个城市文明再迈进一大步。

  大竹县2013年就实施了“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2014年起,又拉开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序幕;2018年首次被提名全国文明城市,再到现在,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实践,大竹儿女一直奔走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路上,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常态化、可推广的工作制度等,不断加强城市文明建设。

  价值引领

  涵养城市“灵气”

  记者:加强城市治理,改善城市环境,强健了城市“筋骨”,那么在涵养城市“灵气”方面,大竹县又是怎么做的呢?

  刘达建:大竹县把创建文明城市和培育文明市民结合起来,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推进宣传教育。我们持续深入打造“礼浴大竹”“德润大竹”“爱洒大竹”“雅兴大竹”“绿养大竹”五大主题品牌,从细节入手切实提升全民文明素质;通过报刊、电视及新兴媒体强化宣传,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力争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护法;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狠抓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让文明蔚然成风;以书香育全民,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大竹”的浓厚氛围;深入强化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上网七大公共素养培育,培育现代文明新风尚。

  同时,我们还不断培育选树道德模范,挖掘身边好人,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大竹县共有各级道德模范67人,身边好人63人。志愿服务正式团体达到1008个,注册志愿者超过15.3万人。

  记者:通过这些措施,在涵养城市“灵气”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刘达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几年来,大竹县老百姓在精神面貌上有了明显变化。比如,文明出行“四让”活动,对不文明交通行为集中曝光后,遵守交通法规的人越来越多,横穿马路、闯红绿灯的人越来越少。大张旗鼓地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评选、表彰,让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礼遇模范、好人,并向他们学习。志愿服务的开展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温暖了。无论是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还是志愿者,已经成为大竹县传播精神文明、引领文明风尚的中坚力量。不同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可以说,现在的大竹县,崇德向善的氛围很浓,干事创业的劲头很足,老百姓展示出了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共创共享

  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文明城市创建关键在于落实,大竹县有哪些有特色、有亮点的工作举措或创建经验呢?

  刘达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的在于为民、惠民、利民,创建过程需要依靠广大群众。大竹县坚持目标、问题、责任、效果“四个导向”,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二年补齐短板、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创建工作思路,集全县百万干群之力,开展全民共创共建共享,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百姓得到实惠。事实证明,通过创建,城市环境改善了,百姓生活便利了,文化活动更多了……百姓得到了实惠,共创共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在发动全民参与上,我们还重点抓学校、社区两个关键点,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终端。一方面通过学校发动未成年人,发起文明创建“小手牵大手”,通过孩子影响家长进而影响每一个家庭。另一方面动员社区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深入居民小区、楼栋,挨家挨户,向辖区居民发放《市民手册》,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

  记者: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已经开始,大竹县将怎样持续发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刘达建:当前,大竹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还存在着精细管理有待提升、持续创建意识不强、财力保障急需加强等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创建中,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大竹县将采取抓好城市硬件建设、充实文明创建工作力量、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等措施持续推进文明创建,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第一要务,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漆世平 记者 周洁)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