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文艺作品中的党史:影像追溯百年党史 铭刻那些光荣与伟大
2021-04-16 15:30: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百年前初心发轫,在艰难历程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征程中,在四川也写下诸多辉煌华章。

  近年来,不少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作品,聚焦发生在四川的党史故事。影视作品中的一段情节、一个镜头,如今娓娓道来或许容易,背后却浓缩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牺牲。从这些影像和影像背后的故事中,观众汲取着奋勇前进的力量。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巴中市通江县瓦室镇啸口村红军烈士墓。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

海拔4500米的雅克夏山垭口前,安眠着12名红军烈士,这是海拔最高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墓。   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

  新技术出马

  重现百年党史中的四川印记

  近日,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百集党史文献片《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以下简称《党旗引征程》)正在持续播出。100集2-3分钟的历史文献短片,再现100件重要历史事件和其中的重要人物,回溯建党百年壮丽华章中的四川印记。

  《党旗引征程》制片人寇志鹏介绍,这部100集文献片主要根据时间分为四个部分:新中国成立前(1919-1949)、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8-2012)、十八大以来至今。“从吴玉章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王右木创立第一个四川党组织,从红军长征跨越大渡河、赤水河、雪山草地到敢为天下先的金鱼公社、向阳公社,从发轫初心的峥嵘岁月到穿越战火烽烟的孜孜求索,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朝着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不断奋进,全景式展示四川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的光辉历程。”

  这部文献片每一集时长并不长,大约为2-3分钟,要做好这样的“微”文献片,更讲求故事的选取。据介绍,《党旗引征程》从去年7月开始筹备,主创团队从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音像资料馆、川大校史馆,以及省内各地党史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处收集查实海量文献史料。有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摄制组采用“AI色彩修复”“AI分辨率提升”“AI补帧”等技术进行还原和提升。

  在第2集《吴玉章与留法勤工俭学》中,讲述了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成立前后并且输送培养大批进步青年的故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造就了一大批专家人才,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党史研究专家马睿介绍,四川虽然深处内陆,交通困难,战乱频繁,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却在此开展得深入而广泛。“1912年11月,北京出发的第一批40余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就有16人为四川派出。1917年后,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再度兴起。据统计,从1918年至1921年,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的人数共达500余人,是全国赴法人数最多的省份。”

  当时,法国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学生们到法国后大多要工读兼顾,许多人不得不从事比较辛苦的杂工。马睿介绍,四川勤工俭学学生不少人进入了钢铁厂、汽车厂、化工厂、煤矿、农场做散工、杂工和下井挖煤工等,做技术工的很少。

  “他们的住地离工厂较远,要坐火车上下班,早上3点左右就得起床,由于极度疲劳,不少人下班后在火车车厢里就睡着了。勤工俭学学生们的生活也极其艰苦,住的是木板工棚,睡的是双层床,几个人共用一个汽油炉,大家做、大家吃,吃得极省,还得从中积蓄学费。”马睿说,尽管工作和生活极为艰辛,但留学生们仍坚持每天3小时的学习,有人进了补习学校,有人自学,也有人写文章、办刊物等,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确立起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中,邓小平、朱德、聂荣臻、陈毅等后来都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加速了一批民主主义革命者和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1922年春开始,王右木、童庸生、恽代英、周钦岳等进步青年先后在成都、泸县、重庆等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3年10月,王右木遵照党中央指示,在成都建立了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成都独立小组(亦称成都支部),是四川第一个党组织。

  为战友修陵

  二万五千余名红军烈士长眠通江县王坪村

  在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有一个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党旗引征程》第11集,就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镜头下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令人震撼,而那一段党史同样震撼人心。

  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党史研究专家蒲志明介绍,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以巴中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这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至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红四方面军为纪念为革命牺牲的战友,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陵园,这里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自己战友修建的陵园。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驻通江县王坪村后,因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缺医少药,很多红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光荣牺牲。”蒲志明说,陵园中最初将烈士一人一墓就地安葬,随着战事愈加激烈,转送总医院的红军伤亡人数也逐渐增多,初期,总医院对牺牲的烈士还能一人一棺一墓,到后期由于牺牲的烈士愈来愈多,则只能满足二至三人一匣(木匣子),再到后来只能将牺牲的烈士进行集中埋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群众又将一些红军遗骸收殓于此,陵园中安葬了红军烈士及烈士遗骸7823人(具),形成红军烈士集墓。

  在红军烈士集墓前,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倒悬的党徽格外显眼。碑身正中竖刻“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有联,上联为“为工农而牺牲”,下联是“革命的先驱”,横批“万世光荣”。

  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奉命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当地一地主带人推翻王坪烈士墓碑,掘墓毁棺,而当地一些农民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墓碑深埋在村内的一处冬水田内,又将烈士们的遗骨收殓重新安葬。直到1951年,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前来祭扫陵园,在当地群众指引下,将墓碑挖出后重新安放于原位。

  在建立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牺牲的红军烈士遍布川陕苏区的山山岭岭,在通江许多地方都还有散葬的烈士墓。2011年,为了集中缅怀为革命献身的红军英烈,通江县将散葬于全县23个乡镇50处17225名红军烈士的遗骸集中迁葬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新建的无名烈士纪念园中,万座无名墓碑遍布山坡,上面都刻着一颗红星,虽然后人已无从知晓安眠于此的烈士的名字,但那颗闪亮的红星,成为他们永恒的身份象征。

  据了解,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峨眉电影集团、四川省文联等联合出品,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峨眉电影音像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记述川陕苏区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也正在拍摄制作中。

  挖历史细节

  铭刻悲壮与光辉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彝海结盟……红军长征在四川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被峨影集团等出品的纪录片系统地梳理展现,引发广泛关注。

  由峨影集团等联合出品的10集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过四川》(以下简称《红旗漫卷西风》)2016年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以来,引发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由峨影导演钱路劼执导,一级编剧陈庄担任编剧,系统地梳理展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的历程,再现波澜壮阔历史画卷。

  在《红旗漫卷西风》第七集《血沃红原》中,记述了红军在四川过草地的故事。那时,草原正值雨季,气候变幻莫测,沼泽密布,还有野兽和瘴气,并且极度缺少食物,这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征程,许多红军战士都牺牲在了茫茫草原之中。

  阿坝州若尔盖班佑,是红军过草地后遇到的第一个村寨,在如今班佑河边,竖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纪念牺牲在河边的数百名红军战士。纪录片中也回顾和讲述了这一段令人悲痛的历史。

  当时,担任红三军殿后收容任务的十一团走出草地后,又受命返回班佑河,寻找一支掉下的部队。上将王平当时担任十一团政委,纪录片中,王平之子范晓光回忆,父亲带领的十一团在过草地时已经牺牲了200多人,接到寻找掉队红军战士任务后,父亲立即带领部队返回草地,当走回到班佑河边,看到河对岸果然坐着几百名战士,围成一圈一圈,一动不动,大声呼喊也没有人回应,于是王平带着侦查员过河,过河一看,这些战士原来全部都已经靠在一起牺牲了。

  “实际上,只要过了河,就基本快走出了草地,前面就是平坦的路,就差一步,这些红军战士没能过河,把自己的生命永久地留在了河边。”陈庄对于这一段历史也是感触深刻。

  在《红旗漫卷西风》中,挖掘到许多这样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正是无数人的牺牲,成就了红军长征胜利,也向世界宣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导演钱路劼告诉记者,创作这样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过程中,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次的升华过程。“在浩瀚的史料和丰富的生活中,尽量发掘那些前所未闻、感人至深的史实和故事,特别是一些生动感人、具有强烈时代特点、与众不同的细节,要用影视的手法、影视的特点,真实可信地在银幕和屏幕上呈现出来,绝不要满足于已经知道的和套路化简单化的东西,一定要以思想的高度、生活真实,细节的力量,以及巨大的情感冲击,来实现对红色历史、革命先辈的银幕和荧屏呈现。”(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蓓蕾花开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